工程实践创新中心在聚焦工程实践教育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工程实践平台内涵,深入广泛开展科普活动,以科普教育助力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推动中小学科普教育发展。4月15日,工程实践创新中心与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联合举行了“科普实践教育基地”授牌仪式。附属中学党委书记董晓林、校长鲁周超,工程实践创新中心直属党支部书记陈小丽、主任王书亭出席了本次授牌仪式,授牌仪式由附属中学常务副书记周志刚主持。

授牌仪式前,工程实践创新中心主任王书亭对本单位科普工作开展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并带领与会嘉宾参观了智能制造、智能铸造、智能锻造、加工中心、激光加工、3D打印等实践车间。在授牌与签约环节,附属中学党委书记董晓林向中心陈小丽书记授牌,附属中学鲁周超校长与中心王书亭主任签署合作协议,这象征着双方紧密合作正式开启,也是华中科技大学充分发挥工程实践教育优势反哺校内基础教育的重要实践。





一直以来,工程实践创新中心立足“激发兴趣、培养思维、锻造能力”目标,针对中学生认知特点和兴趣方向,融合工程实践与前沿科技为附属中学定制开发了涵盖机器人协同操控、智能小车控制、3D打印创意制作等21个特色体验项目,构建了“科普讲座+研学参观+项目实践”三位一体的科普育人体系。此次合作是学校贯通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突破,工程实践创新中心将面向附属中学常态化开放科普资源,打造“大中贯通”的工程科学教育生态,逐渐建成“高校实训+中学课堂”的协同育人模式,形成科普教育的示范品牌。
基础与继续教育办公室、主校区及同济校区附属中学、附属小学、附属幼儿园等单位领导班子及工程实践创新中心核心骨干等近三十人参加了本次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