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工程实践创新中心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依托工程实践创新平台,在已开设“先进制造”“智能应用”“创意制作”三个板块的劳动教育课程基础上,将传统文化传承与劳动实践结合,新增传统文化板块,首期上新十门融入荆楚文化的劳动教育实践课程。
课程涵盖花灯、竹扇、陶艺、汉绣、箔画、印章、木艺镶嵌、铁艺等传统荆楚技艺,通过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与荆楚文化遗产结合,力求让荆楚文化跃动于江城学府,在喻家山下的华科学子指尖焕发时代新韵。
“楚风竹扇制作”将荆楚文化元素融入到竹扇的创新设计,利用激光快速加工技术替代传统的手工竹扇制作,让千年荆楚竹韵在现代工艺中焕发新生;

“智能花灯制作”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潜江花灯为课程载体,将花灯扎制技艺与智能电路控制融合,聚焦非遗鱼灯纹样复原与光影设计创新,传承“年年有余”的美好祈愿;

“汉绣数字设计制作”以荆楚刺绣文化为背景,利用数字化设计和热转印技术,完成汉绣的制作,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汉绣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楚韵兰馨之盆景摆件制作”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盆景技艺为课程引入,结合湖北特有的树木造型,通过铁艺编制技艺形成错落有致、意境幽远的金属盆景,尽显荆楚树木特色和审美理念;

“楚风木艺镶嵌制作”以木为纸,将现代木工雕刻技术与传统镶嵌工艺有机结合,融入荆楚元素纹样,通过设计布局、精细雕刻、镶嵌固定及打磨等工艺,复现千年雅韵;

“手工铁艺实践”通过手工金属焊接与整型,百炼钢化成绕指柔,复现武汉杂技(2014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经典技巧动作;

“楚韵印章制作”将数控雕刻技术与非遗篆刻结合,以小小方圆再现荆楚千年历史记忆。课程通过荆楚纹样创新设计,数控设备操作,雕铣写意无穷荆楚内涵;

“电子箔画制作”将电子创意制作与具有千年历史的烧箔画制作工艺融合,通过声光效果、互动体验为神秘的荆楚凤鸟图腾注入新的活力;

“楚陶手工制作”以武昌区第五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楚陶为依托,课程中通过拉坯、成型、装饰等实践,力求还原楚陶制作工艺,探秘楚陶文化;


自2024年11月起,经过多轮次教学实践打磨,十门荆楚文化劳动实践课程盛宴正向我们袭来,现面向全校学生全面开放选修!于技艺传承里触摸历史的温度,让荆楚文化在你手中续写新章,请登录学校劳动教育选课平台,赶紧开启你的千年匠心之旅吧!